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注意創業者的「被害者心態」

 上一篇文章提到了我們如何判斷一個領導人是否具有「正面思考」的特質。

「如何判斷具「正面思考」特質的領導人」

職場上,這樣的判斷標準,在有KPI以及日積月累的相處之下,只要認真觀察,是可以達到幫組織挑選未來接班人的功能,做到興利舉才的作用。

如果換個角度在創新創業投資方面,投資人有機會利用這樣的判斷來尋找好的創業者嗎? 讓我們就正面思考的三種行為準則來看:

.能提出具建設性的批判
.能提出解決方案
.能接受失敗與不足

可以看到創業者基本上一定符合第一、二項的標準,但是第三項標準卻是非常考驗我們投資人看人的眼光。我就曾經投資過幾位頭腦聰明、口才便給、學歷不錯的創業者,其中一兩位還風度翩翩、教養不錯。但是最後卻只能無奈地看著投資失敗,甚至失去對彼此的信任。

之所以會投資,就是看到創辦人言之有物又積極認真,覺得很有機會成功。但是,為甚麼最後創業成績卻不上不下,與自己的團隊、投資人沒有辦法同心。

關鍵就出在第三項,創辦人是否能接受自己的失敗與不足。

欠缺第三項態度的創辦人,普遍都是落入「被害者心態」的陷阱。

畢竟,創業者的見解精闢、願景弘大又獲得投資人的青睞,心態上不太會輕易地承認自己的失敗與不足。一但遇到與自己見解不同的夥伴,更多的是覺得對方在挑戰他的權威。這類的創業者也多是批判的高手,擅長尋找對方的缺點來強化自己的正當性,卻鮮少看到他們會試著去理解自己是不是欠缺某些知識與能力。久而久之,隨著自己的事業沒有好轉,他們也就很自然的認定這些與他們看法不同的人都是加害者,於是「被害者心態」的陷阱就這樣慢慢形成,深陷其中無法自拔,覺得都沒人支持他們,造成他們的失敗。

挑選優秀的創業者其實和我們在職場選擇優秀領導人的道理基本上相通。但是在職場上,除非是組織要找空降的主管,不然我們多半是和同仁長期共事之後,在平日觀察他們的態度來判斷並升遷。而且退一萬步來說,在職場上,就算是看走眼或許還可以得到不錯的幕僚,也可以在組織的羽翼之下,當成是花錢買他的失敗經驗,等待他日後會自己領悟成長。

但是,投資新創這件事,在觀察創辦人方面,因為無法朝夕相處,更不應該靠幾次的會談就決定。而這個場景更像是上述找空降主管CEO的概念,自然是不能只是靠簡單的直覺和感受來決定。很多時候,需要做好事前的DD,更重要是確認一些外部合作夥伴或是曾經共事的人,對他的評價會更精準,也就是為甚麼reference check在這種時候特別重要。否則如此輕率投資,自然是很容易失敗付諸流水

除此之外呢,一般在interview時,我們會用上的快速判斷的方法,還是很適合應用在投資時,觀察創業者的場景的,像是之前文章提到面試必問的問題:「你為什麼離開上一間公司?」

另外,如果應徵者或創業者之前的工作經驗中,在每間公司任職時間都不長,依我自己多年的面試經驗,這樣的應徵者,通常面試過程表現得越看似優秀,意味著他們有「被害者心態」的可能性越大。畢竟看似如此優秀的人,卻無法待在每一個他待過的單位很久,如果不是超級倒楣,那就是「別人對不起她/他了」,一個「被害者心態」的陷阱正困擾著他,是否要與這樣的人共事,或是投資這樣的人,需要謹慎思考,確認再三。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如何判斷具「正面思考」特質的領導人

以前在企業服務,每逢年底都要面對年終考核這樣一個煩心又燒腦的課題。而想要成為一個好的主管,在這個攸關下屬績效甚至未來升遷的重要環節,絲毫都不能馬虎。

KPI的達成,大多有數字輔助,還算容易達成共識,但如果是關於評斷同仁未來是否有機會升職來承擔更重的責任或同仁是否具備管理的特質等等,這方面在人格特質的判斷就真的讓我傷透腦筋。

有一陣子,一些HR主管很喜歡用「正面思考」來要求各部門主管作為評斷下屬是否值得栽培的重要特質之一。一開始倒也不覺得有何問題,但是漸漸的我發現,所謂的正面思考被負責考核的主管們解釋成「不應該有反對意見」,進一步衍生成為「要相信主管的判斷」還要「徹底執行」。一但持有反對意見,就是所謂的負面思考。

一些不明究理的主管,也許正因為被他們的上級主管如此要求,也獲得賞識,所以不覺得這樣的「正面思考」的定義有何不對?自然也要求下屬不應該有反對意見。

如此的看法,等於是主管們把「正面思考」拿來迴避處裡同仁的負面情緒,強化自身權力的一種便宜行事的說法。隨著越來越多的同仁向我反應他們對這件事的疑惑,讓我發現「正面思考」這個標準,竟然成為同仁們負面情緒來源的荒謬情形。


其實「正面思考」有其正確的定義,大致上是說,不要刻意忽略負面的情緒,也不要強迫一定要永遠快樂,而是要理性的看待事物,積極面對且尋找方案,努力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接受無法改變的事情。

在好幾次與高階主管以及HR一起釐清這個議題之後,我們訂下了以下幾個行為準則來幫助主管判斷同仁是否具備「正面思考」特質:

能提出具建設性的批判:可以提出對事物的批判,需要基於證據與理性的分析,不應該流於情緒發言或人身攻擊。

能提出解決方案:在提出問題的同時,也可以提供解決方案。提供有可行性,可以實踐且相對好、足夠好的方案。

能接受失敗與不足:這可能是最關鍵的一點。只有在了解自身的限制與外在環境的挑戰之下,才能針對以上兩點產生真正足夠理性與樂觀的觀點並且積極面對。另外,這點也最難觀察,畢竟很多時候,同仁並不會輕易示弱,也可能會陽奉陰違。這時候,身為主管必須更多的從他們日常行為中觀察是否具備這樣的認知與行為能力。

組職在尋找大大小小的接班人的過程中,除了KPI的績效達成之外,像是「正面思考」這類的人格特質,也是非常關鍵的評選標準。然而,高階主管與HR人資單位進一步定義出這個特質所應該期待的表現與其行為準則,其實更為重要。這樣才能避免各單位主管的標準不一,甚至扭曲定義,阻擋了人才浮現的機會,形成嚴重的官僚行為。

---

『用寧靜的心去接受我們不能改變的事; 用勇氣去改變我們能改變的事; 用智慧去分辨可以改變跟不能改變的事』

2024年12月9日 星期一

人劍合一:創業者的英雄之旅

 創業者就如同一個即將踏上征服世界之巔的戰士,競爭者眾,路途艱難,每條路徑狀況不同,再加上隨機出現的險阻,更增添許多風險。想要成為少數可以登頂的人,若是沒有極佳的個人素質,幾乎是不可能。而每條成功的路徑又是如此的不同,如果沒有相匹配的技巧、工具或經驗,成功的機會就真的是微乎其微了。

身為天使投資人的我們,想要在眾多前仆後繼的創業者中,找到有機會成功的那一個,然後投注資源,所面對的挑戰也不亞於創業者。


天時、地利、人和

一件事的成敗與否,又或者歷史上的成王敗寇如何評斷,不外乎就是「天時、地利、人和」俱足,而投資人的投資邏輯,其實也是大同小異。

首先是如何評估新創項目的市場大小,以及判斷產業價值鏈的趨勢及未來關鍵要素的推演,這攸關創業項目是否有機會快速地成為獨角獸,畢竟一馬平川的大市場才容納得了巨獸嘛。又或者他們面對的市場有如崇山峻嶺,存活下來的企業,也通常會長成一個小而美的現金流企業。然而,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兩種型態的新創,都各自會有不同的投資人喜歡參與。

再來就是創業者如何判斷目標客群的需求是否真實存在,他們看見的機會是否有差異性,又是如何解決別人無法解決的問題。而每個創業項目分處於不同階段,種子輪,天使輪,A輪等,背後都應該有著不一樣的營運數據產生,在甚麼階段該看甚麼重點,看到之後又如何判讀? 以上,都是比較偏理性數據分析的環節。

最後,基本上還是會來到另一個難以量化和分析的關鍵,如何判斷創業項目中最關鍵的一個要素——人,也就是創辦人這個角色。


玩個遊戲吧

我在幫投資人和創業者授課的時候,都曾經試著玩一個小遊戲,我會請學員提出他們心目中認為創業者最重要的特質,並且每個人說出來的特質不能重複。

這時候,有趣的事情發生了!

大家真的可以一直提出不一樣的特質。大家提出的所有特質確實都很重要,也是我們常常會在許多成功的創業者或企業家身上所發現到的成功要素。

例如:積極努力、有衝勁;還要冷靜、善思考、策略規劃強;同時具備領導力、有魄力;有狼性還要誠信;有彈性也懂得擇善固執等等。透過這個小遊戲,我基本收集了至少上百個以上的創業者特質,一點都不誇張。

但是,你或許已經發現,其中不少特質其實是相互矛盾的,也不太容易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這時候,我們不免要問,在評估創業者的時候,這樣「先射箭再畫靶」的方式,其實比較想是在挑女婿或著是找另一半?不太符合創業實際的狀況。

更多的時候,許多投資人也有自己經營企業的想法甚至本身就有創業成功的經驗,於是也會發現投資人其實在「照著鏡子找對象」,如此映射出來的判斷標準,是個很常見的謬思謬論。

創新創業之所以迷人,就是因為每個人每次的挑戰都是如此不同,想要找到成功方程式基本上邏輯就是錯誤的。


創新創業就是一趟英雄旅程

創業者這個角色所命定的人生課題,來自於挑戰他所認為沒有被妥善解決的問題或是市場需求。一開始必然是懷揣著一個自己認定的完美解決方案走上這趟旅程,然而之後才意識到,他其實看見的不是市場全貌( 但市場又何嘗有全貌?) 。又或者環境訊息萬變,才剛投入,已然和他之前看見的狀況,開始變得不同。這條道路,一但投入,再回頭已經變得相當困難。

因此,關於創業者的部分,我們拿來判斷的標準,首先一定是要能 —— 活下去。

先判斷這個創業者是否具備在這個創業賽道上存活的基本能力。

這多半是一些硬實力,例如:如果是軟體業相關,那麼編程能力就很重要;又或是消費性產業的業務行銷能力;如果是鎖定未來科技,那他或者研發團隊就必須是個中翹楚,像是以上這類針對創業者鎖定的產業必備的硬實力,可以讓創業者不會輕易的就被幾次的失敗給徹底打倒,而早早陣亡。

再來就是面對不可預測風險的一些軟性能力,而我個人最注重的是:學習能力、開放與保持彈性的心態、以及對工作的投入( 俗稱「工作狂」) 。具備這幾個能力或特質可以讓創業者具有韌性和延展性。

創業者所面對的場景就像是進入江湖的俠客,注定要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比試,即便是受到傷害,但每次的覆盤,如果都能看見自己的不足,勤練基本功或著研發新招式;遍訪名師或著是潛心修練,不管一開始手中拿著甚麼樣的武器,只要最終達到人劍合一的境界,那麼也就可以成為一代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