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日 星期五

懂上班的創業者,難得!

投資新創的時候,如果創辦人不曾上過班,「畢業即創業」,在我心中就先多了幾分擔心。

記得開始接觸新創的時候,難免被一些中途輟學,車庫傳說,草根創業的美麗故事所迷惑。彷彿最有創意,最具破壞力的創新總是來自最純潔,沒有受到社會污染的校園之中。

隨著認識越來越多的創投老骨頭,也和海內外那些成功的創辦人或共同創辦人成為朋友,當我們從他們口中獲得了不少一手消息,更確定的是當初媒體上我們所聽到和看到的,還真的只是別人希望我們看到和聽到的「成功學故事」。

因為在創業圈說故事的方法,必須鼓勵投資人帶著大把大把的鈔票來進行這些風險性極高的新創投資。既然是高風險,人們會願意向下跳,自然是因為前方有著極度浪漫和百倍千倍的潛在回報。於是前仆後繼的天使投資人和菜鳥創業者,聽到的都是故事中最浪漫刺激的部份在誘惑著你,刻意跳過某些橋段,也不會聽見背後無聊的基本功或不為外人道的暗黑歷史。將一切包裝的彷彿動機越華麗、經歷越清奇的新創就能成功似的。

於是,故事變成了神話。

再說,一間新創企業,可以有自己的經營哲學,但就算再怎麼特立獨行,終究還是要與其他的企業合作,不可能像外星人或是新物種一樣橫空出世,或者自嗨的活在只有自己的平行宇宙裡。所以,企業內的經營管理、基本組織或是行政、法規、財務的概念與運作,也還是必須與大家有個87分的類似。因此,如果創辦人是小白,唯一能救你的只有共同創辦人了,但這又是另一道難解的題目了。之後再寫一篇來聊聊共同創辦人好了。

所以,一個上過班也「懂上班」的創辦人,真的十分難得。

什麼叫做「懂上班」?

從公司希望的結果來看,第一件事就叫做「執行力」,白話來說就是「凡事有回應」加上「如期如質」。第二件事是「團隊精神」,懂得尊重彼此,包容溝通,最好還能勇於承擔。當我們身為領導者的時候,就知道這樣的員工有多珍貴。不管是誰做到這兩點,都能在任何組織裡很有存在感,而且受到重視。

所以千萬不要小看上班這件事,「懂上班」可不是件簡單的事,創業者一旦曾經經歷過組織的洗禮,之後在自己的企業內不管是組織的運作、改變調整甚至成長轉型,出手才準確,管理才會到位。

有些「老創」,明顯因為創辦人不懂上班這件事,所以無法以身作則,不懂如何打造好的團隊,不懂配合策略建立具執行力的管理模式,總是單打獨鬥,也只能坐困愁城; 又或者觀察到一些在這個創業圈子裏面打轉的年輕人,總喜歡拿著前面提到的媒體餵食的成功學故事,述說著對於自己曾經待過的公司的不滿,殊不知拿著清朝的劍砍明朝的官,本身就是件很荒謬的事,重點是那把劍還是塑膠的 — 虛的。

當創業者覺得現在的企業落伍,一直夸夸其談的要建立全天下最厲害的公司。可是卻不懂上班這件事,甚至有人還不曾上過一天班,不禁讓我想到創業圈的一句有名的調侃創業者的笑話:

「會不會你不是不適合上班?其實,你只是不想上班。」

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

曾經有一次基金團隊和我討論一個創業項目,是否值得投資。當下聊完,覺得商模挺有創意,數據一如新創般的難看,所以進一步了解創業者本人就至關重要。

當我看到她的profile,隱約記得好像是我臉書的好友。就是哪種朋友的朋友,在某些民間社團有交集的那種”好友”。應該是系統推薦,對方主動來加,看起來不像假帳號,就加了她好友的哪種”好友”。

回去找找,瀏覽一下她的臉書,回頭我就跟團隊建議,不用見面談了,創辦人我覺得不太靠譜,這個項目還是不要跟進比較好。

團隊問我為甚麼,我說:「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啊。」

我們在企業服務過,也創過業,知道不管是前方一片大好或著是荊棘密布,手上要做的事情就是很多,要聯絡的廠商,要開發的客戶更多。如果沒有,眼前最重要的就是把時間花在如何讓上述這堆事情變多。這樣讓自己變忙再優化,再變忙再優化,不斷的周而復始的輪回中,讓事業成長,自我成長,樂此不疲。

如果,一個創業者,整天花時間在社群媒體上面,也就是一天好幾篇的哪種,她貼甚麼樣的內容就很重要。現代人因為太常使用社群媒體,所以對於業配這件事情相當敏感。一個好的創業者,假設她想要好好利用社群媒體,要不就每篇文章用盡心思,打造自己的人設,經營粉絲,帶動流量,關鍵重點還要能找到可以流量變現的方法。

要不然,就大大方方的經營業配,只要夠努力,夠誠心,網路上也還是有不少成功案例。

但眼前這位創業者,貼的內容不是在討拍,就是在抱怨或炫耀自己的生活。看不出來對她的人設和事業有何幫助。一個月偶爾一兩篇發洩一下情緒,也還算有益身心健康,但這麼頻繁,就適得其反了。

「創業者的時間真的不是這樣使用的。」

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也是唯一一個自己可以決定如何使用的資源。優秀的創業者,時間就應該花在讓自己,讓事業成長的事情上面。

我觀察一個創業者,有很多面向,而看她/他把時間花在甚麼事情上面,是個很有用的角度。因為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多,差異就在怎樣使用它。

後來,有別的投資人看好她的商模,投資了她,結果卻是雙方對簿公堂。這樣使用時間的創業者,事業做不好機率很大,酸民性格衍伸出來的人品問題,更是我們不能投資她的原因。

2024年9月5日 星期四

在京都白川的一段奇妙緣分

難道是因為傳統的繼承,讓他們這輩子都有責任要守護這間老舖,而台灣對於闆娘來說,那一段青澀又快樂的青春,要再回去回味,可能已然白頭了吧。

---

上次在京都我們選擇住在東山四條一帶的民宿,離花見小路和祇園不遠,也可以走路去鴨川發呆,地點很適中。可是在一次前往知恩院的路上,經過白川筋之後,讓我們接下來的日子,常常念念不忘的,反而是來白川附近隨便散散步。

如果你喜歡日式的景觀,甚至是江戶町屋的街道,相較花見小路和八坂神社的熱鬧繁華,沿著白川一帶以及兩旁的巷弄,我覺得保存得比較真實,沒有那麼商業。


我們喜歡從"一本橋"開始。

這是一座一次只能一個人通過的窄小石橋,橋下的白川,清澈的水流,兩旁的柳樹,來回穿梭幾趟,風吹在臉上,氣息都是清爽的,這種只能"一人獨享"的感覺就是很舒服。




向南來到巽橋一帶,周遭的日本江戶時代的景觀更強烈,除了專程來拍沙龍照的遊客,甚至也能看到拍攝婚紗的新人。兩側種了很多的櫻花樹,也是著名的賞櫻景點。











因為日本詩人吉井勇曾經在他的詩歌中詠嘆藝伎,所以在白川邊有特別豎立一個紀念碑,在每年的11月8號,進行一個公開的紀念儀式「かにかくに祭」,來喚起大家對藝伎這個傳統文化的重視。當天我們也特別過來瞧瞧,祭典在中午進行,各有藝伎和舞伎的一名代表前來,雖然是秋天,在祭典開始之前,頂著這樣的裝扮還是必須要躲在陰涼的角落,也適度的隔絕一下熱情的觀禮者。



但近距離無限制地拍照,就是今天的一種特權了。畢竟,祭典本身就是希望可以達到更好的媒體曝光效果吧。
在等待幾位重要人士到來之後,正式的祭典馬上開始進行,只是個簡單的紀念儀式,其實很快就結束。






研究一下京都的歷史,自古就有很多高級料亭沿著白川搭建,是文人雅士尋花問柳的風雅之處。這一帶確實是有不少藝伎的宿舍藏在巷弄中。偶而會幸運的看見小巷中或是町屋小門中竄出來的藝伎和舞伎,她們可能是因為害羞也或許是避免困擾,總是頭也不回地疾走著,去向某處。
如果有興趣,NETFLIX上由名導演"是枝裕和"執導,改編自"小山愛子"同名漫畫的網路劇「舞伎家的料理人」,就有不少是取景於白川一帶,還蠻推薦給對藝伎文化及京料理有興趣的朋友們欣賞。

這趟旅行,Grace迷上了"日式赤飯"。
某天傍晚,我們不知不覺的又走到白川一帶,中間經過一家製作著傳統日式小食、糕點的小舖。往內一看,有著一對年輕人一邊忙著製作、一邊又要忙著前台結帳。商品看起來很樸素,包裝也簡單。但不太相襯的是門口卻有不少上班族和家庭主婦來排隊購買。


因為我們已經決定要去品嘗,創業於文久元年(西元1861年)具有歷史的「三味洪庵」,當下只好答應Grace吃完晚餐,我們就來買赤飯回去當明天早餐。
在創業163年的蕎麥麵店吃晚飯,旁邊是清澈且無嗅無味的白川,看著夕陽漸落,這種感覺真的是太過優雅閒適了。



出門去找剛剛那一家小舖「祇園饅頭」,因為過了晚餐時間,所以門口桌上的品項幾乎快要賣完了,幸好Grace要的赤飯還有。應該是聽出我們兩人的口音,年輕的闆娘突然用腔調不是很標準但文法無誤的國語問我們:「你們是從台灣來的嗎?」

原來,她曾經在台灣做過交換學生,很喜歡也想念台灣,聽出我們的口音,忍不住和我們聊了幾句,慚愧的是她用國語和我們聊天,但我們的破日語一句也用不上。

「哇!也太有緣了吧。」Grace說。

這時我認真的拿起他們桌上那張算是名片的小卡端詳了一下,上面寫著「創業文政年間」(西元1818-1831年),這下我知道為甚麼這樣一間不起眼的小店,卻有很多當地人人會排隊購買的原因了。
「幸好,剛剛沒有說甚麼不禮貌的閒話,闆娘可是聽得懂的。」我想。


言談中可以感受到年輕的闆娘眉宇間對台灣的思念,難道是因為傳統的繼承,讓他們這輩子都有責任要守護這間老舖,而台灣對於闆娘來說,那一段青澀又快樂的青春,要再回去回味,可能已然白頭了吧。
這個奇妙的緣分,彷彿讓白川這個地方,從此和我們多了繫絆,我和Grace下次應該會帶著台灣的名產回贈,​再和他們敘敘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