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3日 星期二

如何突破退休之後的兩道心理關卡

近來,身邊和我差不多年齡段的朋友,一旦他們自認為達到財務自由的門檻,就開始提到要退休的意願。除了感覺到他們下定決心想要脫離現狀的期待,卻又隱隱參雜著面對新局的不安情緒。




「有被動收入嗎?」我先問他們這個現實的問題。




如果答案是「資產足夠,但沒有佈局太多的被動收入。」我會告訴他們首先會面對的心理關卡是一但退休,失去了「主動收入」,之前靠專業能力賺來的酬勞不再按時進入你的帳戶,取而代之的是每天看著帳戶的數字一直減少,不安的情緒會很容易讓你的心態崩潰。


我們永遠無法預知生活的無常和考驗會在何時、用何種方式到來。所以人們討論關於退休的時候,「合理的資金上限應該是多少」的這個問題,是沒有正確答案的,它基本上就只是個假議題。


人不會嫌錢多,但當數字一直減少,不管你現有的資產數字有多大,就是無法帶給你安全感。唯有當它一直增加或者不會減少,這樣的退休生活才不至於在惶惶不安中度過。


所以,想要退休的第一個條件是有足夠的「被動收入」,可以在負擔你的日常開銷之後,最低限度能跟著通膨成長,讓你看到帳戶中的數字,即便只是一點點的在增加,那種踏實的感覺才可以讓你真的放下現實生活的壓力。而這樣的理財手段很多,資訊也不少,大家可以自己研究。之後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




第二個問題是「退休後想做甚麼事?在這件事情上有沒有值得你追隨的對象?」


這需要多一點的解釋。




如果這位朋友想做的事情「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或著說他完全沒有做過,而他是認真的。那麼這個難度完全不輸創業,失敗的機率一樣極大,可能沒有財務壓力和時間壓力,但是失落感和挫敗感不會太低。這其實更像是開拓「第二曲線」「第二人生」,不能稱之為退休。話說回來,一般會這樣立定計畫的朋友,也不太會說自己是在退休的狀態啦。所以我也會恭喜他們找到了「第二曲線」,但不能稱之為退休。在合理的情況之下,所謂「真正的退休」應該先排除上述狀況,基本上是不應該做讓自己這麼難過和辛苦的事情的。


但退休生活,無所事事,「好山、好水、好無聊」的時候,其實更痛苦。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又還要可以一直很開心又輕鬆的持續下去,其實有個可以追隨的對象,會是個不錯的方法,這也是大家會忽略的第二個心理關卡。




為甚麼這麼說呢?




我們從小追隨父母親、兄姊、老師,從他們身上學習(或逃避)他們所教導的價值觀和知識技能。等到進入職場與婚姻,再從伴侶、上司甚至是與競爭者的關係中,找到我們嚮往(或競爭)的目標。不管是因為跟著他們成長或著是被欺騙,失望之後的覺醒,都能讓我們得以更強大,心靈上也同時得到了滿足與快樂。


然後一路上,總是會再找到新的目標或著追隨的對象,繼續前進。




但是在退休之後,正因為脫離了這個軌道,有時反而會忽略了這個心理因素。在海闊天空之際,卻反而沒有目標,也可以說不需要目標。但在這樣的狀態下,容易變成自己在轉圈圈、找出路,還蠻消耗能量的,久了也是挺挫折的。轉念一下,不用有甚麼遠大的目標,找到可以追隨的人,只求遠方有個指引,情形會簡單許多。




數年前,閱讀巴菲特自傳的時候,看到他說:「人一生有個可以追隨的對象,是一件幸福的事。」原本以為他只是在緬懷老師 - 葛拉漢,或著是稱讚他的夥伴 - 查理芒格。當我經過這麼多年的退休時光,深刻體悟到這真的是「一生」的課題,不應該因為退休而忽略這件事的重要性。




差別只是在退休之後,我們應該有足夠的智慧和充分的餘裕來尋找可以提供正面力量的對象,而遠離負面影響。


所以,我會提醒我身邊想要退休的朋友,記得在接下來的生活中,尋找一下自己想要追隨或是認同的人,可能是親友或達人。抑或是交一些志同道合的夥伴,結伴同行。這樣的退休生活真的會比較輕鬆。




退休了,就不要跟自己較勁了,找點輕鬆的方法過幸福日子。




說個題外話,如果你還年輕或說離退休很遠,但生活中已經沒有任何可以追隨的對象,這是個被忽略的心理問題,影響其實非常大,一定要努力去尋找。


---


『用寧靜的心去接受我們不能改變的事; 用勇氣去改變我們能改變的事; 用智慧去分辨可以改變跟不能改變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