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反思與正念

 「凡事反過來想,才能讀懂這個世界;權衡利弊,選擇對自己對世界的正面意義。」


創業導師的角色與反思

臥龍、鳳雛在哪裡?

跟對人很重要

改良版的「內部請調」機制 

「你為什么離開上一間公司?」

我今天隨手撿垃圾了,你呢?

成為冠軍

如何突破退休之後的兩道心理關卡

遊戲玩家救世界,AV女優救世界

創業導師的角色與反思



我因為有參與新創投資,所以很常被政府單位、學校和各大加速器邀請擔任創業導師,也稱為業師。中間看到一些場景,也讓我對於業師這個角色有點反思,希望可以帶給創業者或者是正在幫助創業者的業師們一些參考。

好比說,在創業簡報比賽或募資路演(pitch)這個場景,常常是創業者和業師們首先產生火花的地方。我們就很常看見以下場景:


一些衣著光鮮亮麗,學歷十分傲人的青年才俊型的評審,用犀利言詞,加上書本上高級的商管知識和海外獨角獸的故事,展現自己知識的淵博,完全不留情面的批評,讓創業者下不了台,淚灑會場。這樣的導師,姑且不論他/她們自己是否有過創業的經驗,試圖在這樣不對等的場合,突顯自己的地位和優越感,霸凌創業者實在是不可取。

創業從來不會完美,又如果他們已經夠完美了,怎會需要你來幫忙


又或著是,台下一群中老年評審或導師,多是曾經在赫赫有名的上市櫃公司或是外商企業中服務過,戰功十分顯赫的高管,也夾雜一些比較成熟的創業者、企業主。聽完簡報,會提出一大堆建議和行動事項,用著自己「過去」的戰功和經驗,告訴創業者「未來」應該要如何。

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 - by基金投資警語


另外,有些單位還會配對業師與團隊做一些日常營運的輔導或著是提供資源的對接。我也看過一些讓我頗為驚訝的導師。例如:導師把團隊當成下屬在訓斥,完全是主管派頭。甚至不由分說,沒有理由的打壓團隊,私下問他為什麼?他說這樣以後投資起來,估值才會低,才會聽話!(恐怖情人嗎?)

也曾有一個案例,有位導師可是在網路界有頭有臉的人,承諾提供給團隊做一些資源對接,但是要求免費股權,因此團隊還是有點困擾的來請教我。當下我給他們的建議是:「股價可以低、很低也行,但務必請該導師拿錢出來投資」,這樣大家的利益才會一致。

不用錢的最貴


總之,狀況很多不勝枚舉。

但是,平心而論,這些導師,他們能有今天,也真的都有兩把刷子,有很多成功或失敗的經驗,值得團隊去挖掘和探討。身上累積的人脈與業界資源也是團隊最需要的幫助。

因此,為了能和導師好好相處,甚至找到真正的貴人,有幾個基本的問題,建議團隊要先試著釐清:

一、他/她當導師的目的為何?

依我的觀察,大致上可以分成以下幾個原因,給大家參考:

  1. 純粹受邀,順便觀察新創圈:尤其是剛踏入新創圈的導師,基本不會投入太多時間。
  2. 第二曲線:尤其是退休的導師,更傾向如此。除了用經驗幫助新創,在產業界串聯資源,也延續自己的影響力。
  3. 創業:沒錯,也是有不少導師想要創業,或是想要加入創業團隊。
  4. 企業合作或併購:有些導師自己的企業,可以提供商業服務給新創;也會幫大企業從新創圈尋找新的產品或服務。
  5. 天使投資:但不是每個導師都有雄厚的資本與投資經驗,需要進一步判斷。


二、他/她過去的經驗是什麽?適合你的產業嗎

再來,要查核一下他過去的經驗適合你的產業嗎?他的專長是跨領域的嗎?研發?產品?行銷?業務?

雖然,我前面說,導師過去的成功經驗,在邏輯上不代表適合未來的商業模式。但是,如果他的產業經驗是接近的,那麼至少他曾經站在山巔,看過遠方的風景,知道你未來成功了之後,可能是個什麼樣子,會遇到甚麼挑戰,所以對團隊的成長過程,或多或少還是有一些參考價值的。

但是記得,要產業接近,要有實務經驗,因為涉溪、攀岩和環島要訓練的肌肉群和裝備不同,這個道理大家應該是懂的吧?!


三、你喜歡他/她的輔導方式?你們能合作嗎?

如果團隊可以理解上述關於導師這個角色,是除了經驗分享之外,還有一些別的策略合作的可能性,而你們也想要和他們合作的話,那麼最後,就是導師的人品和你們彼此是否適合的問題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最後說說,我們在經營天使投資人社群「識富天使會」中,希望推廣的理念以及我們的經驗和做法,給大家參考。

我們的原則是,不以導師自居,期望投資人能成為新創團隊的貴人,因為我們認為,創業這件事是創業者的人生,只有創業者知道他要去哪裡,方向的轉換,方向盤也是掌握在他自己的手裡。畢竟,我們所受的教育,還蠻強調「尊師重道」的,所以如果創業者接受導師的指導棋,一旦失敗,這筆帳該算在誰的頭上呢?(虧的錢誰還?)

不當 backseat driver ,幫忙不添亂!


我們比較像是一個陪跑者,時不時遞個水,幫創業者注意路面的坑洞,但不過度引導他們的方向,過程中也會陪伴他們。

舉個比較實際的例子:當團隊應邀來識富pitch, 我們的內規是要求我們的天使投資人,把你的疑問或是想法,透過問問題的方式,來釐清。讓團隊的認知在這個問答之間,得以理解。我們基本上不提建議.因為我們不預測未來,也不覺得團隊必須接受我們的觀點,因為,如果團隊因此而失敗,誰要負責呢?

如果投資人不同意團隊的想法而不投資他們,也不需要毒舌批判,就給予他們祝福就好。因為團隊一定是不完美的,不然也不會來找我們幫忙,對吧?

而透過打壓他們來彰顯我們的價值,更是我們所無法認同的做法。更何況,誰對誰錯,未來還不一定呢?

我們誠心希望新創團隊都可以在識富找到自己的貴人,可能是投資,也可能是資源的對接。等到他們未來成功之後,也可以回過頭來幫別的團隊,當別人的貴人。

這樣台灣的創業環境才能真正做到 ”成人達己”的美好循環。

 «喜歡這篇文章嗎? 關注我,就不會錯過新上架的文章囉!» 

2024年4月22日 星期一

三百年如一日的美好

上次去京都,在電話上預訂了傳統旅館御三家之首的「俵屋」之後,大概就兩三周的時間吧,和對方用一兩次的email確認完房型和忌口餐食,這預定就算是完成了;過程或許沒有太即時,但時間上也算可以接受。重點是不需任何的身分確認和押金訂金之類的保證,一切就這樣靜靜的等著幾個月後,我們的到來。

其實在現在的工商社會和網路交易裡面,不需預付訂金或著隨時可退,基本上也不是甚麼新鮮事,像是Agoda, Airbnb都可以。但是,像俵屋這樣「僅憑您的一句話就可以了」,這樣的「互信」的概念,還真的是逝去的傳統,不复易見。

人是互相吸引的,不用為了錯誤的人,放棄自己的善良。


我們準時赴約!

「俵屋」正對面就是「柊家」。一直以來,俵屋就是以貴族、政商名人的入住出名,例如:Apple的Steve Jobs和一些國內外政商名流;而柊家則因為是文豪「川端康成」的最愛,也就偏向是一些文人墨客所嚮往的地方。

這樣的較勁也一兩百年了吧!下次一定去看看,川端康成曾經待過的空間。

女將親切接待著我們,一路簡單介紹,不疾不徐引導著我們進到細緻的日式禪風的房間,因為房間在一樓,所以外面還有一個日式庭園,一瞬間心情就平靜了下來,卻又對接下來會發生甚麼,充滿期待。送上迎賓的點心之後,她問了一下我們希望的用餐時間,並告知已經放好熱水,可以沐浴更衣好好休息,中間如果沒有需要服務的地方,就不會打擾,直到晚餐時刻,才會再來。

沒想到,也就是一個日式禪風的房間及庭園,處處有巧思,每個角落我們可以像網紅一樣,到處擺拍,玩上好一陣子。






木製澡盆並不大,一個人獨享恰到好處。在外面清洗完身體,當然是要好好的泡個澡放鬆一下。水溫是那種一下去有點燙,但是短短三五秒就彷彿進入溫泉鄉一樣舒暢的享受。

笨拙地換上日式浴衣,繼續我們的自拍,直到女將再次過來,進行晚餐前的準備。

Grace請教她如何正確的換上日式服裝,女將也很熱情溫柔的教我們一些相關的知識。我們一開始照著自己的喜好挑選顏色,卻被告知即便是顏色,男女還是有別的,但房裡的兩套浴衣,材質和顏色其實都還挺好看的。

因為我們不擅盤腿,接下來的用餐就移到旁邊的下沉式小桌進行,也沒有問題。

晚餐是典型的日式懷石料理,額外點上一壺清酒,過程中,女將一道一道的擺盤和清理,也一道一道的進出房間。動作俐落不失優雅,滿滿的儀式感。







用完餐,休息一下,女將再度進來開始幫忙鋪床,只見她開始把日式拉門「障子しょうじ」有如魔術一般開關推拉,就把原本的和室空間與我們和庭院隔開,成為別人看不到的密閉空間,只能聽見她快速鋪床的聲音,大概約5到10分鐘吧,再把拉門打開,晚上睡覺的床鋪已然整齊舒適的鋪設在榻榻米上,不讓我們看見準備過程的辛苦,只需享受完成的成果。這種貼心,又再次讓我們覺得感動。

離就寢時間還早,當然是要去俵屋另一個有名的空間「女主人書房」看看她的收藏品。桌子、椅子,擺飾,木製萬花筒,等等。每個都令人愛不釋手,我們尤其喜歡她的讀經架,我們自家家中好幾本A3厚重的大書,正在尋找這樣的架子,更何況她的這個架子,還真的不一般啊。





整個俵屋,其實不算大,在一二樓間穿梭,一路上看到的每個角落和空間,都擺放的很有品味,如果你是喜歡日式禪風的人,一定可以很開心的慢慢觀賞。










隔天起床,送上報紙和飲料,等待女將整理完房間,早餐我們選擇了日式的豆腐料理,看著旁邊保溫的小小炭爐,在這個微涼的秋天,吃到這樣的早餐,今天的旅程在出發前,就已經開始幸福了。


整理好自己,完成check out的動作,走到旅館大門玄關,當我們穿上鞋子瞬間,發現內部竟然是溫暖的;

「哇!好暖呀!」

在我們沒有發現的情況下,他們一定是仔細地盯著我們的動作,算好了時間,然後把鞋子悄悄的放在玄關,讓溫度保持得這麼恰到好處。

不禁思索著,是怎樣的心思,讓他們可以有這樣深刻的同理心,即便在道別的最後一刻,也是堅持溫暖出門在外的旅人。

有人喜歡熱情,有人希望保持距離;而這種「剛剛好多一點點」的款待,最令人感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 關注我,就不會錯過新上架的文章囉!»